形意輕出重收
形意輕出重收的理解:
一,"輕出重收",如果單從字面上來解釋,即出手要輕,收手要重,雖然也寓有輕重陰陽變化之理,但是與實際的內(nèi)家拳運用方法也是不屬合,因內(nèi)家拳的化手可松有柔有輕,出手也是既沉又重的,所以對于"輕出重收"是不能只從字面來理解,要真正理解"輕出重收"的含義,必須理解太極拳的五張弓,也就是四肢四張弓,背脊一張弓,大家知道,弓是蓄勢蓄勁的,即運勁如開弓,即蓄弓勁,楊式太極拳的蓄勁又被喻為彈簧勁,蓄勁時如被壓縮的彈簧,無論是弓或彈簧蓄勁,都要張或圧縮弓和彈簧。蓄勁的這個過程就是收是重,發(fā)勁時如弓或彈簧只須輕輕一放,勁力就出去了,這就是發(fā)勁如放箭,這就是出是輕。
二,沒有"重收"就沒有"輕出",在一定程度上說,"重收"就是蓄勢蓄勁,"輕出"就是放勁發(fā)勁,對此也不可過分解讀,只有練習者在真正掌握正確的方法之后,堅持不斷地練習,去感悟,體悟心悟,才有可能理解"輕出重收"的道理,比如楊式太極拳的攬雀尾一式,對方來拳你往后捋再變擠(進攻)時,若不往后吞身坐胯欲以蓄勁,往前擠對方時有勢有勁嗎,曾不止一次地有宗師把太極拳內(nèi)家拳的身備五弓蓄勢蓄勁比喻為貓捕鼠之勢,貓捕老鼠之勢想必大家都知道,捕之前貓而背脊弓起,可謂蓄勢待發(fā),一旦目標出現(xiàn)以迅雷之勢赳出,所以沒有"重收"就沒有"輕出","輕出"是建立在"重收"基礎(chǔ)之上的,"重收"是因,"輕出"是果。
三 這個“收”字我個人認為是收尾的意思,非說一手之用而說一身之動靜。行拳都是松柔而起,謂之輕,臨接觸目標時,再驟然猛烈催者,謂之重。這就有點像現(xiàn)代搏擊中強調(diào)的“二次發(fā)力”,“輕出”其實是為了松、快,“重收”則為了透、重,兩者相輔,可窺正軌。
四 輕出是建立在重收的基礎(chǔ)之上,輕出是自然丹田氣滿自然益出,重收是把天地之氣通過擰裹等動作化為己用丹田之氣。輕是自然輕重是刻意重